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益事业
公益事业

盘点2022十大医疗“热词”

发布时间:2023-01-09
访问量:666
来源:中仁慈善

  抗疫第三年,国内防疫进入新阶段。面对瞬息万变的一年,医疗建设行业有哪些变化?人们的关注点在哪些方面?近日,筑医台资讯盘点了2022年十大医疗热词,共同回顾2022年的医疗热点


热词一 “千县工程”

       “千县工程是我国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国策,旨在以县级医院为重点,建设完善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基础。2021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 年)的通知》,由此 拉开了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序幕。2022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明确了参与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县医院,标志着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全面启动。这一榜单的背后,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落地,即: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2021-2025年,国家对于县域医疗质量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



热词二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我国在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着力解决群众异地就医和看病难问题做出的重大工作部署。自2019年确定首批10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以来,分四批共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实施,基本覆盖了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前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覆盖了2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2022年国务院医改工作的相关部署,2022年下半年将启动第4批和第5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把剩余的11个省份全部纳入到建设范围当中来,在年底前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在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单中,山东省,广东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等均是首次进入。


热词三 方舱医院

  方舱医院是一种大型临时医院,20202月由王辰院士在武汉市提出,通过将会展中心和体育场馆等现有大空间场所改建为医疗设施而迅速建成,其任务是将大批新冠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与家人、社区隔离开,同时提供医疗照护、疾病监测和转诊、生活和社交空间。



热词四 贴息贷款

  今年9月以来,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支持的消息已成为业内讨论度最高的话题。9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以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的方式,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具体贴息幅度为中央财政每年2.5个百分点,期限2年。面向高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9大领域。该决定很快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响应。

 

国家卫健委对设备采购主体的建议关注六大方向:

1、县医院

2、县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和后备定点医院

3、医疗应急队伍

4、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学中心

5、妇幼保健机构

6、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热词五 医疗机器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96日,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2021年以来,有超过20款的国产医疗机器人注册取证,产品覆盖腹腔、骨科、神经外科、血管介入、口腔种植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打破了达芬奇机器人对国内市场长达十年的垄断。



热词六 公立医院“国考”

  二级公立医院和三级公立医院启动全覆盖的绩效考核,业内称之为国考。近10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推进,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点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实行了近70年的药品加成政策,患者就医负担持续下降。下一步,将启动公立医院国考,即二级公立医院和三级公立医院全覆盖的绩效考核。

 

       12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关于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这份《通报》系统扫描”2021年我国三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2706家三级公立医院。


热词七 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其中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意见》明确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举措,是新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选择9个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通过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模板,带动全国公立医院上台阶、上水平。

 

       202212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操作手册(2022版)》,对731日出台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进行详细释义,旨在推动这些评价指标落地与科学应用。



热词八 发热门诊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从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以及发热门诊等三个方面来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发热门诊是发热患者进入到门诊之后甄别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场所。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近期,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较快,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发热门诊就诊流程进一步简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国家卫健委要求医疗机构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发热门诊,并且发热门诊不再要求设置三区两通道,但是要加大通风的条件。通风条件良好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通过门窗通风或者机械通风的方式,比如加装排风扇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很多地方也开设了发热门诊的简易门诊,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目前,据部分地方统计,发热门诊平均就诊时间从最开始的超过4小时已经缩短到40分钟以内。


热词九 ICU改造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对于各个专科ICU,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再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需要的时候,可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资源,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另外,还有一部分专科ICU床位作为重要补充。

 

  自国家层面部署重症救治资源扩容以来,各地宣布完成改造指标。1221日,安徽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该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床位、ICU床位均已达到国家要求。浙江也在早些时候宣布,定点医院重症救治床位配置已超过国家要求,可转换重症床位的改造于12月底前完成。目前看,针对新冠救治的床位储备分为三类:亚定点医院的监护床位、可转换ICU”床位、综合及专科ICU床位等。重症救治资源的改造扩容分为1220日和1230日两个节点,前者主要涉及人员培训,后者为场地和设施改造。文件要求,1220日前开展护理人员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开展专科医师的系统性综合ICU专业培训;1230日前实现改造专科ICU、储备可转换ICU”床位等目标。


热词十 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主要包括三大领域,第一个领域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即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进一步夯实智慧医疗的信息化基础;第二个领域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以其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第三个领域是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以其建设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总结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医院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医院治理现代化水平,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现代医院服务与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安全、更加体贴的医疗服务。20225月,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相关负责同志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答记者问中获悉,今年将继续着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

 

责编:郝卫东

总编:郑一挺

版权所有 © 北京中仁慈善基金会www.zhongrencishan.com 京ICP备2023038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