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益事业
公益事业

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能力

发布时间:2022-12-21
访问量:649
来源:中仁慈善

   为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工作,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在农村地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用,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12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提升县域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县域医共体网格化布局,确保覆盖县域所有常住人口。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和传染病医疗资源建设和准备,《方案》明确要求县域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在12月底实现相关目标,其中包括:

 

   县级医院是三级医院的,应当加快完成综合ICU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确保用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各类重症患者治疗的综合ICU床位数量不少于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4%,且各重症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同时,立即启动除综合ICU外其他专科重症监护床位扩容改造工作,参照综合ICU标准,参考标准如下:

 

 

   加强缓冲病房建设。院内各专科在本病区相对独立区域设置缓冲病房,其中县级医院为三级医院的,可结合需要选择适当数量的缓冲病房配备必要的供氧和监护、治疗设备,升级改造成为重症患者救治床位。缓冲病房监护设备配置参考标准如下:

 

 

   《方案》提出要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包括加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设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12月底前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设发热诊室(门诊),并具备24小时内启用、正常运行的能力,切实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加快推进发热诊室(门诊)建设,力争到20233月底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各地要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的15-20%配齐配足中药、解热、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盒。

 

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设备配置参考标准如下:

 

 

         此外,增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持作用。县域医共体内部要实现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远程医疗全覆盖,上级医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能力。工作组统筹推动县域医共体与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城市对口帮扶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编者按:

 

   随着新十条在各地落地落细,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各地抢抓时机,尽最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逐渐恢复常态,争取最好结果;同时,各地医疗机构感冒发烧接诊量上升,部分地方相关药品断档。保障基层群众疫情之下的医疗需求是重中之重,特别是高龄人群、婴幼儿、孕妇及基础疾病患者。

 

   中仁慈善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携手各界爱心力量,针对基层地区医疗设备老化、落后、不足等问题展开帮扶行动,并致力于基层医务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相信通过我会及地方政府、爱心企业等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完成疫情大考,提供给农村地区基层群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编辑:丁佩瑶

责编:郝卫东

总编:郑一挺

 

版权所有 © 北京中仁慈善基金会www.zhongrencishan.com 京ICP备20230387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414号